水电建设
从化水电建设始于50年代。1956年,良口区联星村(现称联平村)采用西德进口的一台发电机,装机容量15千瓦,办起从化县第二座用木制成水轮机的低水头小水电站。1958年8月流溪河水电站建成后,从流溪河电厂至县城街口镇架起了35千伏的高压输变电线路,全县用电开始连接上省的大电网。
主河道梯级电站
流溪河主河道已开发的梯级电站有流溪河水电站(良口坝水电站)、良口青年坝水电站、塘料胜利坝水电站、温泉卫东坝水电站和温泉人工湖水电站等6座,装机容量4.81万千瓦。
(一)流溪河水电站
流溪河水电站是流溪河水库的坝后电站,又是拦截流溪河主河道的第一座闸坝电站。1957年2月动工兴建,由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设计,技师设计阶段由电力工业部广州水电设计院负责,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承担安装任务。1958年8月,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,同年12月全部机组安装完毕,工程总投资4800万元,属省建省管工程。电站位于县城以北35公里的小车峡谷处,电站厂房建在主河道右岸黄牛山岩石洞内。是一座地下式厂房,高29米,长44米,宽13米,厂房内装有4台直径为1.75米的水轮发电机组,单位容量为1.05万千瓦,总装机容量为4.2万千瓦,最大水头为111.2米,引水流量51.4立方米每秒,年均发电量1.53亿千瓦小时。1983年,电站发电量高达2.63亿千瓦小时,为最高纪录。流溪河电站属于中型小电站,也是广东省第一座靠国内力量自行设计、自行施工、自行制造设备、投产最早的水电站。
(二)良口坝水电站(县办)
良口坝水电站位于良口圩上游,控制集雨面积739.7平方公里,建在流溪河、黄龙带两个大、中型水库和牛路水的总汇处,是流溪河主道第二个阶级电站。电站于1979年10月始建,1981年4月建成投产。拦河闸坝为混凝土结构,下部为4米高的混凝土滚水坝,坝长105.1米,建有泄洪闸孔5个,每孔宽12米,高5.2米,由钢弧形闸门控制,冲沙闸孔2个,灌溉渠闸1个和发电站进水孔。电站厂房设在坝右侧,引水流量为41.4立方每秒,设计水头6.5米,安装有3台水轮发电机组,单机容量650千瓦,总装机容量1950千瓦,年平均利用时数4278小时,年发电量850万千瓦小时,已并入国家电网。电站主厂房长30.5米,宽9.07米,高8米,分设上、中、下3层,上层安装发电机,中层安装水轮机,下层供排水用。电站副厂房长30.5米,宽5.5米,安装有6台单机容量650千瓦的发电机,水头为6.5米,单机流量为13.86立方米每秒。
(三)良口青年坝水电站(区办)
良口青年水电站是河床式低水头水电站,位于良口良明河段,是流溪河主道第三个梯级电站,与1971年3月始建,至1972年6月建成发电,属良口区办电站。电站安装有7台水轮发电机组,总装机容量为910千瓦,年平均利用时数4193小时,年发电量为381.4万千瓦小时,全部并入国家电网。
(四)塘料胜利坝水电站(县办)
胜利坝水电站是流溪河主河道上的第四个阶级电站,电站拦河大坝上控制集雨面积810平方公里。电站始建于1973年,至1975年4月建成发电,属县水电局管辖的电站。闸坝工程以灌溉为主,结合发电;枢纽工程由拦河闸坝、电站和灌溉水闸组成。拦河闸坝长116米,分9个闸孔,每孔宽7.5米,高4.5米,采用钢梁式平板闸门,每扇重8吨,启闭力重16吨。闸墩上架设有公路桥,桥面宽6.4米。电站安装5台水轮发电机组,每台容量为160千瓦,共装机800千瓦,每台机组引水流量为5.44立方米每秒,水头4.2米,平均年利用时数为4062小时,年发电量325万千瓦小时。